千人参与8年建成祖屋
博罗杨村镇井水龙村清代朱氏云记祖屋占地3000平方米,已有170多年历史
站在博罗杨村井水龙村村道上看朱氏云记祖屋,在蓝天的映照下,白墙黑瓦看似普通,然而记者走到这栋祖屋的两扇大门前,才发现在这两扇厚、黑的大门上,两个白色的手掌印赫然留在上面。朱氏云记祖屋后人告诉记者,两扇大门是朱氏祖先采用越南的一种木材制成的,村里老人说此门很重,要八九个青年才能抬起一扇门,是火烧不烂、刀枪不入。
近日,记者走进博罗县杨村镇井水龙村有170多年历史的朱氏云记祖屋,寻找当年该村先祖辉煌时代散落的记忆。
所有栋梁、木柱、屏风等均用名贵木材制作
井水龙村在杨村镇政府西北方向,距离约8公里。村子面向象头山,背靠罗浮山。村里仍保存完好的有古色古香的云记祖屋、泉记祖屋及水围碉楼等近10座古建筑。
云记祖屋坐落在井水龙村道旁边。记者看到,云记祖屋前方有一个宽阔的场地,场地的前方则是一个半月形的池塘。走到云记祖屋的门前,井水龙村民指着屋檐下精美的木雕说:“横梁上两只木狮是当时的一个木匠用了3年时间雕刻成的。”记者看到,两只木狮分别卧在两根横梁上,神态威武,横梁下方雕刻了一些精美的吉祥图案和花草。在大门上方的横梁上,不仅有鸟儿栖息在树木上的图案,还有案台、丹炉等图案。
据了解,云记祖屋为当地客家围屋建筑模式。其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进而建,共5座15栋,有大厅、闲厅等共62间。每进之间各有天井,其中前厅左右侧房的两眼袖珍天井风格独特,很好看。两个小天井为正方形,边长为1米左右。天眼与天井正好上下呼应。云记祖屋的所有栋梁、木柱、屏风等均用名贵木材制作。云记祖屋的横梁、屋檐、屏风处处可见手雕工艺精湛的人物类、五谷类及狮子图案,亦有鸟兽虫鱼、山水风景、花草树木等,可谓五花八门。木雕还涂了金,色彩斑斓,栩栩如生。
此外,记者看到,屋檐下的墙壁像是被石灰刷过。朱氏后人、65岁的朱治权告诉记者,外墙屋檐下的墙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粉刷过,屋子里面的墙壁上方也被粉刷过。“这些被石灰覆盖的地方都是一些精美的壁画和书法作品。”朱治权惋惜地告诉记者。
祖屋大门有两个手掌印
记者随后推了推云记祖屋的大门,非常沉重,几乎推不动。原来,这两扇大门是当年用越南木材做成的。朱治权告诉记者,老辈人都说这两扇门火烧不烂、刀枪不入。大门上还有两个手掌印,朱治权说,这是因为当时土匪多,该村附近有一个人功夫很好,只要他在哪家门上留了手掌印,土匪看到后就不敢抢劫,而这两扇大门的手掌印就是当年这个人留下来的。
但记者了解到,该村村民对这有另外一种说法,即当年朱氏祖先为避邪气,云记祖屋落成时就用狗血和石灰水在此门分别摁了两个手掌印。掌印历经170多年风吹雨淋,至今仍没脱落,印痕清晰可见。
记者走进大门,首先看见一个天井,房子地板都是用平坦的石条铺成,几根10米高左右的石头柱子撑起房梁。天井的两边各有两扇小门通往别的房间。“兴建该屋,招募了近千工人,其中青砖打磨就达300名工人。
青砖打磨是一项十分细腻的活,砖块长、宽、高及底面尺度统一,表面光滑整齐,严格规定每人每天只能磨3块砖,不得超多。该屋花了8年时间建成。”朱治权说。如今,这里只有几户朱氏后人住在里面。
招募各地建筑精英及民工兴建该屋
据井水龙村干部朱思明介绍,该村基本上都是清一色朱姓,他们的祖先朱时瑛在明朝嘉靖年间迁到此处,至今已有400多年。经世代子孙的艰苦创业,在清朝道光年间发展为7个自然村,人口近千。各村先辈亦农亦商、勤劳置家,财产丰裕。
据记者了解,云记祖屋即为朱氏第20世孙朱萃瑛,号云记,在1829年从京城回井水龙兴建。据朱思明介绍,云记当年也是博东地区数一数二的富豪。而今,从井水龙村村道出来的大马路边上的一个高30米的青砖建筑就是云记当年的当铺。
在该建筑附近居住的66岁村民罗亦详说,当年这座建筑就是附近的标志性建筑。“当年博东一片50%的田地、80%的商铺是他家的。”解放后,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公社的粮仓40多年,如今荒废了给人摆放东西。
当地村民还告诉记者井水龙村附近还流传着一个有关云记的传说:当年云记把女儿嫁到博罗公庄,由于没什么路,就专门铺了一条青砖路,方便女儿出嫁。
相关新闻
祖屋耕经楼每年都贴祖先写的对联
“耕可为,商可为,百万家贯无非耕商处起;经宣读,史宣读,一品国官皆由经史里来。”在距离云记祖屋不远的朱氏另一处祖屋耕经楼门前贴着这样一副对联。该村村民告诉记者,这副对联每年都要贴,是当年祖先写成的。
走进耕经楼,记者看到的也是一座白墙黑瓦的客家民居,但木雕简单稀少,已经不能与云记祖屋相比。屋子前面的空地上长满了野草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植物。
记者顺着一条从野草中踩出来的路走过,发现了一列列的土屋,不少已经倒塌破败,杂草丛生。据记者了解,耕经楼后面的空地,曾经是花香四溢、环境优雅的后花园。而今随着岁月变迁,后花园以及这些房子都已经荒芜破败。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方莲花 黄秀霞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朱氏家族 http://www.zhujz.com/ |